
徐柏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首任总裁。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49年参加浙江游击队,1952年7月进入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54年12月,被选派到民航北京管理处飞行队作飞行员。1969年6月,担任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飞行总队总队长,后担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民航总局副局长,1988年3月,担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1992年离休。1993年至2004年,担任……

张瑞霭:特级飞行员,副兵团职待遇。1925年出生于山东高青县。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1950年选调空军第一航校干部班学习飞行。1953年调军委民航局组建新中国民航第一飞行大队任大队长,后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副局长、局长,总局副局长兼京管局局长、总局第一副局长。在此期间,从1954年-1973年,为周恩来总理飞专机20年。1974-1982年期间继续担任……

黄明:1920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37年参加国民党,1943年加入国际凯时AG优质运营商公司,担任飞行报务员。1949年参加“两航起义”,1950年回到内地。此后,多次参与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任务。1986年退休……

赵禄子:特级飞行员,曾任国航飞行总队副总队长,司局级待遇。1931年出生于河北省,17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岁开始学习飞行。多次参与国家领导人外事访问的专机飞行。1974年1月30日,中国民航开航莫斯科,赵禄子任首航机长。多次被评为安全飞行标兵……

彭嘉衡:中国唯一健在的飞虎队飞行员,抗战时执行对日空战任务64次,被美国空军总部授予美国最高航空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解放后归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致力于航空磁测事业,为成功勘探出总量居世界第一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做出重大贡献……

那宝恩:满族,特级飞行员。1935年9月出生;1951年1月入伍;1954年调入空军第一预科总队;1956年在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65年起调入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飞行总队;历任飞行教员、中队副指导员、飞行大队参谋长、副大队长兼参谋长、大队长、飞行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那宝恩于1995年1月被中国民航总局授予“全国民航安全飞行标兵”称号;1995年担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顾问……

金宜斌:1986年—1989.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员。1989年—1997年,国航飞行总队三大队机长。1997年—1999年,国航飞行总队三大队技术室主任。1999年—2001年,国航飞行总队三大队副大队长。2001年—至今,国航飞行总队三大队大队长。1995年,金宜斌考取了代表民航系统最高外语水平的飞行翻译执照,成为中国民航第一个获此执照的飞行员……

鄢远雄:1940年4月出生,1958年至1963年进入民航第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63年在民航上海管理局任运—5型飞机副驾驶;1964年学习改装伊尔—14型飞机;1965年任民航北京管理局伊尔—14型飞机机长;1969年任北京管理局天津训练大队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务;1984年任民航第一飞行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1994年7月任中国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司长……

2003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5周年的日子。2月26日,我应邀到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去出席纪念活动,在那里,又看到了我多年来难以忘怀的老伙伴———周总理的第一架伊尔-14型678专机,关于678专机的往事又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我从1954年开始给周总理开专机,直至1974年,共给总理飞了20年的专机,对所飞过的总理专机有着一份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深切感情。20年来,周总理乘坐过的专机只有两种机型,就是伊尔-14和伊尔-18……......

新中国民航第一次跨越海洋的飞行,要从著称于世界佛教界的佛牙舍利说起。据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两颗佛牙舍利,一颗传到锡兰(即今斯里兰卡),现供奉于斯里兰卡的康提佛牙寺,另一颗传到巴基斯坦,再传到我国新疆和阗。5世纪中,南朝高僧法显西游,把这颗佛牙舍利带回南齐首都建康。隋朝建立后,佛牙舍利被送到长安。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佛牙舍利又辗转传到了当时北辽都城燕京(即今北京)。咸雍七年(l071年)8月,招仙塔建成后,这颗佛牙舍利……

1973年9月10日凌晨1点30分,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一场紧急会议正待举行。接到周恩来办公室紧急通知前来参加会议的民航、总参、空军及国务院值班室有关人员30余人业已到齐,等待着周总理的到来。在与会人员中,我的心情也许可以说最为复杂。召集这次会议的起因虽然与到会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但与我的关系最为直接。就在差不多24个小时前,并不当班的我“擅自”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知道,与会人员中就有人要追查我的责任……

西藏,地处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雪域高原,那里,茫茫雪山绵延不绝,山势雄奇陡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在这片被冰雪长期覆盖的广袤原野上,交通闭塞是显而易见的。解放初期,进藏人员从昌都进藏,经历艰难的长途跋涉,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到了拉萨……

岁月无情也有情,它虽然带走了我的青春,它也锁住了从我80年代初来到国航起的每一天的记忆。美好的时光太多、挥不掉的记忆丝丝不漏地被紧锁,穿过时光、穿越记忆,32年来每一天似乎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每一班飞行的苦与乐、每一次晋升的失与得、每一次出差离家又返回的苦涩与欢喜,有苦、有哭、也有酷……